这里还有一篇关于大豆异黄酮的报道,虽然不知真假,但是起码能起个借鉴的最用:
大豆异黄酮
大豆这种天然植物很早就被人类熟悉和利用,其原产地在中国,推算起来已有4700年的种植历史。中国许多古书上称之为“菽”,西晋杜预对“菽”字注释为:“菽,大豆也”,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了。大豆属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大豆籽粒中含蛋白质42%,脂肪20%,碳水化合物30%-33%。它的蛋白质含量比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高2-4倍,并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分别占2.3%和0.5%,全价蛋白易被人体吸收,历史上有“素肉”之称。经现代研究发现大豆还含有数量不高,但对人体产生的生理生化作用很大的一类特殊物质,如:异黄酮、大豆肽、卵磷脂、皂甙等。对大豆生理功能作用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的前景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其中异黄酮的研究和应用。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它参与调节大豆生长活动,最终被储存在大豆的种子里。大豆异黄酮于1931年被人们首次发现,现已分离出3种异黄酮苷元和9种异黄酮糖苷。由于分子结构与内源雌激素相似,因此具有女性内源雌激素样的生理功能作用。
当女性步入35岁以后,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体内雌性激素开始急剧减少,引起内分泌失调,一些受到雌激素保护的器官组织便引发出各种病症:如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动脉硬化症,老年痴呆症,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给中老年妇女带来痛苦和不幸。
经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影响女性雌激素和男性荷尔蒙的生理功能作用,大豆异黄酮具有女性内源雌激素的生理功能,可补充或替代女性内源雌激素,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作用。大豆异黄酮能控制骨质钙的流失,防止骨密度下降,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它又能调节女性内分泌,预防或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活性氧与自由基,免除对器官组织细胞造成伤害,同时又能防止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血管硬化,起到保护血管、避免或减少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大豆异黄酮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加人体防疾抗病的能力,尤其能增强防癌抗癌的能力。
最新研究还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强有力阻挡引起前列腺增大和秃顶的男性荷尔蒙的作用。其作用的实质是束缚男性荷尔蒙二氢睾酮(dht)的受体来达到预防秃顶症和前列腺增大及由此引起的前列腺疾病。研究实验中还发现,大豆异黄酮对二氢睾酮的束缚和阻止并不影响睾丸的其他激素活动,表现出大豆异黄酮既能影响女性激素活动,又能影响男性激素活动的作用。因此,大豆的丰富营养成分是男女老幼营养补充的极佳食品,而它的植物性激素类特殊物质又是成年男女调节内分泌,平衡机体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延缓衰老、增进健康的高效保健品。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