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发友注册
搜索

脱发植发交流QQ群:131593425

查看: 4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最后一根辫子

[复制链接]
发根
发表于 2014-6-28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植发想省钱加微信:15311067948

以前有一种师傅是专门在路边挑着工具给别人编辫子的

        如果有人提到谁是“清朝最后一根辫子”,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带着“辫子军”复辟清朝,但很快就破产的北洋军阀张勋,他当时又被人戏称为“辫帅”,对张勋固执地留着“辫子”,国人除了嘲笑他的顽固外,就是嘲讽他的愚昧。当历史翻过一页又一页时,张勋的“辫子”在今人的眼里则是**的一则笑料而已。但是,真正的“清朝最后一根辫子”是指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像张勋一样,他也是坚定的保皇派,顽固不化的前清遗老,他脑后那根长长的辫子一直拖至1928年死的时候还留着,因此被人称为“清朝最后一根辫子”。
       辜鸿铭虽然是个顽固的前清遗老,但也不是个没有优点之人,而他的优点,却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亦或是在今天,仍是许多人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是他的学问。辜鸿铭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能把英语报纸倒读如流。他是第一个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他也是第一个把中国《论语》、《中庸》这些儒家经典翻译成英、德文字介绍到西方的人,他写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被西方哲学界奉为必读的经典著作。他和俄国一代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是书信之友,印度的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他精通多种外国语言,在20世纪时,西方人只认可两个东方人,一个是印度的诗圣泰戈尔,一个就是这位中国的“怪杰”辜鸿铭。
       其次是他感于直言。辜鸿铭曾在张之洞手下任幕僚二十余年。刚到张之洞府上时,张之洞听说他是个西洋博士,很是喜欢,就安排他去管理商务事宜。张之洞从小就有一个坏毛病,即过日子颠倒黑白,经常起卧不定,说睡就睡。而他吃饭总是喜欢和召唤幕僚们和自己一起吃,于是陪张大人吃饭就成了两广总督府中最苦的差事之一。张俯吃饭的流程是这样的:饭菜全部上好之后,张之洞先动第一筷子后,众幕僚便逐渐各自开动,但经常是饭还没有吃完忽然之间张之洞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见此,众幕僚哪敢继续吃下去?众人只好忙放下碗筷,肃然静坐等待,有时张之洞睡一两个时辰就醒来了,也有时会一直等到晚上才能继续吃中饭。其中的苦自不待言,尤其如此吃饭不但影响办事的效率,更会耽误事情。辜鸿铭不同于其他幕僚,他在来张府前从没在中国的**工作过,又在西方长大,因此根本不懂得也不愿应付那些虚伪的繁文缛节,他陪张之洞吃过几次饭之后,遂首先发难,要求改革“陪吃饭”制度,张之洞也没生气,反而更加敬重他这种敢于直言的脾气,从此也就尽量不和幕僚们一起吃饭。
       辜鸿铭身上的优点虽然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但是,他的不足之处却像乌云一样,在他身前身后笼罩着了他的光环,使能够记住他的人并不多,虽然他有许多值得人们记住的地方。
       辜鸿铭主张皇权,是坚定的保皇派,这是他之所以被人所遗忘的原因,他临死也不肯剪掉那根辫子,而辫子里散发出来的封建“腐臭”,是拥戴共和的国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任辜鸿铭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为当时的国人所不齿。在他人生最后的岁月里,他还去参拜了清废帝溥仪,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另外,辜鸿铭虽然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大名士,但他的思想深处,却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毒素”。他一生都推崇纳妾,并为此留下了一个留毒甚广的“杯茶论”。
       据说,辜鸿铭曾向二位美国小姐宣扬自己的纳妾论,主张男人纳小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美国小姐们自然不认同这个观点同,她们反驳道:“那如果按辜先生的这个说法,女子自然也可以多要几个丈夫呀?!”辜鸿铭听后没有用激烈的言辞去反驳,而是说出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名言:“两位小姐,你们看那茶壶和茶杯,从来就是四个茶杯配一个茶壶,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四个茶壶配一个茶杯的?”辜鸿铭的这段话很快就在社会上传开,致使后来陆小曼和著名才子徐志摩大婚之时,作为对婚姻的约束,陆小曼对徐志摩说:“你可不能拿辜鸿铭茶壶论来当借口,你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用,牙刷就只能一个人用。我今后只用你这把牙刷,你也不准向别的茶杯注水。”这段勘称最经典的夫妻之间的约束,再一次把辜鸿铭的纳妾论推向社会舆论的高潮。
       当然,辜鸿铭的惊人之论还不之这些,他在张之洞入阁拜相后,被分配到了外务部工作。一年后,张之洞肝病加重,医治无效而死,跟随了他二十多年的辜鸿铭对张之洞之死悲伤不已。
       袁世凯掌权之后,辜鸿铭当上了五国银行翻译团的首席翻译。工作之余,辜鸿铭开始在北京大学讲课,第一天他来上课时,听讲的同学见他还拖着一条小辫子,穿着长马褂,一下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的说:“你们在笑我的辫子吗?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顿时,充满嘲笑声的教室安静了下来。除了工作和讲课,辜鸿铭还四处办演讲,他在京城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春秋大义》是要收门票的,票价两元一人,而当时演艺界的名角梅兰芳唱一场戏的门票是一元二角。
      虽然当时的辜鸿铭身上有很多耀眼的光环,但是,由于他思想深处又有太多的腐朽、保守、顽固等“毒素”,使人们渐渐远离了他,换言之,是他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使人们遗忘了他,虽然他本来应该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记住,但是,人们能够记住他的,仅仅是他是“清朝的最后一根辫子”——这是辜鸿铭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话题
推广链接
最新主题
Copyright © 2012-2024 faayoo.com北京苏玫氏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管理员信箱:service@faayoo.com  QQ:420159795  MSN:fa120.com@hotmail.com  咨询热线:13366761500
联系我们 | FaaYoo简介 | 商务合作 | 在线咨询 | 保护隐私权 | sitemap|网站地图|发友网 ( 京ICP备1405328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079
GMT+8, 2024-11-15 22:19 , Processed in 0.091435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