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发友注册
搜索

脱发植发交流QQ群:131593425

楼主: e816665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复制链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8: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关于“肾虚”这件事
  或者是传统中医的影响深入人心,也或者是拜近年铺天盖地的药品、保健品广告宣传所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性功能下降和性功能障碍是由“肾虚”导致的,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固有思维定式”。
 如果我告诉你,我反对“肾虚”的说法时,你或者会认为我在哗众取宠?并责问,你凭什么竟然敢质疑中医已经流行了几千年的肾虚学说?你为什么就如此不自量力,不知进退,口出狂言呢?
 
 请耐下性子,让我们一起深入接触探讨,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一,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说起吧。
 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博士生婚后也出现了“难言之隐”,身为中国人的他当然首先想到的是“肾虚”。于是就到当地的诊所要求医生为他检查“肾功能”。结果出来后,一切都正常。望着困惑不解的他,美国医生再三询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明白留学生是因为性功能出现问题来求医后,就轮到美国医生大惑不解了:这中国人怎么知识面那么窄?连美国的一般中学生都知道肾只是一个排泄器官,它的功能只是制造尿液。这肾和性功能有什么关系?
 的确,现代医学早就已经证实,肾只是解剖学上的一对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代谢产物(尿液),西医概念上的“肾”和性、性功能没有任何关系。在西医的研究中,决定人类性、性功能的最重要器官是性腺,即男子的睾丸和女子的卵巢。以及 丘脑下部-脑垂体-性腺轴 系统,由这一复杂的内分泌系统调控着人类的性功能。    

 中医的肾是什么呢?中医的“肾”的范围就广得多了: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司二阴。
 肾藏精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腰者,肾之府”。“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主水 《内经》云“肾者水脏,主津液”,是指肾能调节人体内的水液平衡...肾主纳气 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主骨、生髓充于脑、其华在发 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生髓,髓居骨中,给骨以营养,上充于脑,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齿为骨之余”,...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内经》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的听觉需得到肾中精气的充养...


 呵呵~~~上述内容我已经是节选的了,你看晕了吧?没关系,和你一样,医学院的学生在学到中医的“肾”的时候也觉得头大的,中医的“肾”包含的范围太广了,全身几乎所有系统、各个脏器的疾病,都同肾虚有不同程度的关系,所谓“肾虚生百病”,而百病可以表现为肾虚。

 最为关健的是:中医的“肾”是没有解剖学证据支持的。人体全身没有任何一个器官可以有那么“神通广大”的功能。中医的“肾”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没有准确性可言。

 为什么中医要用“肾”来命名、包含这么广泛的范围,也这么笼统?别忘记,中医理论在几千年前开始慢慢形成的,当年研究手段落后,对事物的本质没法深入地认识,就产生了这样一套抽象色彩浓厚的中医理论了。

 那一般人应该如何去理解中医的“肾”呢?我作这样一个比喻吧,这“肾”就是游戏机里人物的“生命力”,“肾虚”就是“生命力”下降了,这样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中医说的“肾虚生百病”呢?

 记住了,中医的“肾”和解剖学上的肾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8: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二,“肾虚”理论的缺陷:

 认识了中医“肾”的范围后,你也应该看出,“肾虚”太笼统了,包含的范畴也太广了,没有精确性可言,这是难以真正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比如,在临床上,精神萎靡、腰酸腰痛,体力不支,睡眠不佳(包括失眠、多梦、嗜睡)、性功能减退、遗精、尿量多或尿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盗汗、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等都可以归纳为“肾虚”。这样作出的“诊断”等于没有作出诊断。这很利于一些不学无术的“医生”蒙骗病人的,自己不懂不紧要,反正说“肾虚”没有错。

 更重要的是,“肾虚”理论是建立在抽象想象中的,没有事实基础支持。这不象西医,对疾病的原因有精确的认识。比如:肺结核以前中医说是“痨症”,是“肾虚”导致“肺气虚”造成的。但西医准确地找出了真正的病因“肺结核杆菌”后,才真正找到了治愈肺结核的办法。当年,肺结核可是要人命的啊;又比如:“精神萎靡、腰酸腰痛,体力不支,睡眠不佳”中医也说是由于“肾虚”导致的。但这其实是身体体质下降的表现,你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健身操等等),这些所有症状都会消失。这那里是什么“肾虚”?如果说是“生命力”下降还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一些。而要提高“生命力”,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加强运动锻练,注意休息、睡眠时间足够,“动”和“静”要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肾虚”是文化特定性障碍(民族概念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概念,只有中国和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东南亚、韩国等)才有这个概念的。所以,联合国卫生组织(who)把它列为“文化特定性障碍”,是一种民族概念疾病。其实,人家很客气了,不说这是愚味、落后。

 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竟然说愚味、落后?&*^%#$^&$*~~~~~~先别生气,看看这个例子:

 阑尾炎是一个小手术大家都知道的,你的朋友、亲戚或者有过因为阑尾炎做手术的例子吧?手术后他们还不是正常人一个,这有什么? 但在某些偏远的地方,有一种观念,他们认为开刀会让肚子“泄了元气”,人病好了后身体也大大不如正常人了。我就去过此类地方“送医下乡”,看到一个阑尾炎手术后的病人,大男人一个,因为手术“泄了元气”,受到家庭的特殊照顾,整天无所事事。其实,除了人性的懒惰外,受当地的“文化特定性障碍”概念疾病的影响也是很密切相关的。

 这就叫“文化特定性障碍”。

 你还在生气?对我不满?唉~~~我理解的,再举更明显的例子:

 欧美国家的老百姓是不知道什么叫“肾虚”的。当他们出现“精神萎靡、腰酸腰痛,体力不支,睡眠不佳”他们不会说自己“肾虚”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体质下降,需要运动锻练了。在西方,“生命在于运动”比我们国家更深入人心。大家从电视上看到过吧?克林顿、布什这傻小子都养成了每天跑步的习惯的。道理大家不难明白的,只有坚持日常运动锻练,我们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支持,是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生活的,更别说什么享受高质量的性生活了。

 欧美国家的人是不知道“肾虚”为何物的,但他们却活得比我们好。他们的健康程度、平均寿命、甚至性生活质量都比我们好,这应该引起大家的反思。

 四,如何面对“肾虚”?

 如果你经常出现“精神萎靡、腰酸腰痛,体力不支,睡眠不佳”等状况,你愿意叫这为“肾虚”也没有所谓,这只不过就一个称呼而已。但你千万别相信靠“补肾”就可以纠正你的“肾虚”。

 前面已经说过,将中医的“肾”比喻为“生命力”,“肾虚”就是“生命力”下降了,这更容易理解中医的所为“肾虚”。在本质上,其实是你的身体素质下降了。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呢?

 1,长期缺乏运动锻练:近几十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物质享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盛世美事,值得庆幸!但不幸的是,近年中国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却每况日下,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和既往任何时期的人类相比,现代人太缺乏体力活动了。

 别说什么运动锻练,你仔细想想,近年,你做过多少次需要付出较大体力的活动?有多长时间没有体验过因为劳作而导致的汗流浃背了?出门以车代步,上楼有电梯,家政服务、送货上门等等稍微重一些的家务体力活都有人代劳。四肢已经日益变得软弱、无力了吧?生物学有一个原则,叫“用进废退”,相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当你长期缺乏运动锻练时,不仅你的运动(肌肉)系统会功能低下,你的心、肺(心血管、呼吸系统)也会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刺激而功能低下。心肺功能低下时,不能保障身体各个重要器官得到有效、足够的营养、氧气供应,人就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当然就“生命力”下降,出现“肾虚”了。

 生命在于运动,大家都耳熟能详。要纠正这样的“肾虚”,除了养成运动锻练的习惯,重新提高你的身体素质这唯一方法。你真的相信可以靠“补肾”来解决吗?

 2,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睡眠差、睡眠不足导致的慢性疲劳:这也是导致现代人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现代人物质生活条件远比既往丰富,但也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竟争压力下,很多人不得不长期超时工作,疲劳不堪仍然不得不坚持工作。而紧绷的神经难得有轻松的片刻,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出现。这种对身体健康的长期透支会让机体处于慢性疲劳状态。这不仅会导致“精神萎靡、体力不支”,更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的出现。此时,自然也就“肾虚生百病”了。

 要纠正这种“肾虚”,当然也不是靠“补肾”来解决。人不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从而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更要学会劳逸结合,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休息的时候就要好好休息。要保证给予自己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让自己每天都有充沛的精力面对新的一天的挑战。

 3,营养不良:过去,的确有很多“肾虚”可以用“补肾”来治疗。所以,很多的“药补”、“食补”的“补肾验方”留传至今。而且,可以相信,这些“补肾”方法在当初是的的确确有效的,不然也不可能留传下来并影响至今。

 但一定不要忘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引用李傲先生的话来说,中国社会长期急需解决的是“挨饿”问题。从过去“肉食者”是贵族统治阶层的别称,就可以知道普通老百姓是缺乏肉类所提供的蛋白质供应的。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人身体素质能够好到那里去?出现“肾虚”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药补不如食补”,很多所谓的“壮阳”食品实质上都是一些高蛋白食品。当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得到大量的蛋白质供应,体力得到恢复后,有较高的性欲需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现代社会物质供应丰富,除了过度贫困或者偏食,过度减肥节食的人,很少再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现在,可以明白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壮阳”食品对现代人没有什么效果的原因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定要补,现代人的确需要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因为现代农业越来越依靠化肥、农药,土壤退化严重,很多以前可以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已经不足。所以,现代人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组合的复合维生素倒是应该推荐的。例如,“善存”,“21金维他”之类的补充微量元素药品的确应该每天“进补”。

 五,如何面对性能力下降,性功能障碍:性需求的本质其实是生命能量的冲动。只有在身体素质好的情况下才会有正常的性欲需求。如果身体素质下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话,性欲需求、性能力就会下降。此时,一定要针对上述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纠正它。重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性欲需求、性能力自然就会恢复正常。

 有相当部份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却同样有性功能障碍的出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引出了一个大家较为陌生的领域:心理学中行为科学及性行为治疗方法。性行为的实质其实是一个性反应、性反射过程。正常人的性反射是正常的性生理反射;而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的性反射是一种病理性神经反射。

 例如,早泄的实质是对性刺激过于敏感,从而在性生活时表现为一触即发。而要治愈早泄,就要通过性行为治疗提高对性刺激的耐受程度,重新建立正常的性生理反射。这已经是另一话题,不在此讨论。遇到这种情况的读者一定要求助专业的医生,从而根治性功能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8: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以上是我转的文章,我想说的是国学中的 动静结合 是养生学的要旨

进补的同时,适量运动,加速血液循环,排除废物,加速营养吸收,才能更快的提高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8: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夏季节适合身体运动锻炼,秋冬季,不适合长跑等大剂量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5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细嚼慢咽』的 吃饭习惯可以大幅提高食物的吸收比例,身体由于吸收了充份的营养,食欲自然降低,不再需要那么大的饭量。饭量减少加上大多数食物被小肠所吸收,食物的残渣 大量减少,包含肠胃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的负荷大幅减轻。不但新增的宿便减少,而且身体也开始有能量和机会清理长期积存在肠胃中的垃圾。

用 一组假设性的数字来说明『细嚼慢咽』对肠胃负担的影响。假设本来囫囵吞式的吃饭习惯,身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为10%,此时有90%的食物进入大肠,最终成为 大便。假设一天吃了一公斤食物,则每天身体吸收了一百公克的食物,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一公斤,大肠的食物处理量为九百公克。如果『细嚼慢咽』能使食物 被吸收的比例提升到30%,此时应可将食量减少至原有的50%。则身体所吸收的营养达到原有的一百五十公克的食物,比原有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 理量为五百公克,为原有的50%。大肠的食物处理量则为三百五十公克,为原来的39%。

『细嚼慢咽』吃的食物量减少了一半,但是吸收的营养却增加了50%,胃和小肠的食物处理量减少了一半,大肠的处理量更减少到原有的39%。身体处理较少的食物却得到更多的营养,肠胃系统的负担大幅减轻之后,就有余力将原来积存的垃圾或宿便清除干净。

囫 囵吞式的饮食习惯,加上从不中断的每日三餐过量饮食,人体的消化系统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的状态,使得肠胃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垃圾堆积愈来愈多。身体无力处理 肠胃的问题,则使脾脏的负担也愈来愈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脏的能力愈来愈虚时,身体的垃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痰湿』也就在全身慢慢的堆了起来,外表自 然就愈来愈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2: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研究】脂溢性脱发的中药治疗80例效果  
https://www.hair8813.com  2009-12-17 13:31:37   男性脱发网   点击次数:647  
  导读: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发病年龄也更趋于年轻化。脂溢性脱发的中药治疗效果如何?  

脂溢性脱发80例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分析  
杨慧[1] 王长华[2] 张广中[1]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   北京100010  
[2]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   北京102413  

  摘 要:目的 通过分析归纳脂溢性脱发患者的证候,摸索辨证用药规律,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疗效。方法 根据脱发程度、皮脂溢出及证型的不同,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分型用药,每两周至1个月复诊1次,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服中药调整,80例中痊愈16例,占20%;显效37例,占46.3%;有效23例,占28.7%;无效4例,占5%。结论 通过中医辨证用药,较有效地改善了全身状况,从而使毛发生长有明显改善。在不同辨证分型治疗中安神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原则。说明精神紧张、情志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 中医辨证施治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男性型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病,病因不甚清楚,雄激素过多或毛囊对雄激素敏感在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常伴有头皮皮脂溢出,头皮屑多等症状,是头皮毛囊从长毛渐变为毳毛的渐进过程,常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近年来发病呈提早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整体健康状态,宜尽早调整治疗。我们观察的80例中皮脂溢出明显者52例,占65%,家族史中i级亲属有类似病史者55例,占68.8%。  
  从80例临床病例观察来看:女性脱发程度较轻,且易恢复;年轻人恢复较快,20~29岁年龄组显效率占88%,而40岁以上组只占40%;脱发程度越重,恢复越慢,i~ⅲ级者显效率为90.5%,ⅳ~v级者为46.7%,ⅵ~ⅶ级者为12.5%;全身健康状况好者恢复快,合并症多者恢复慢。  
  中医称本病为“蛀发癣”,认为多由饮食不节,恣食辛辣厚味,致湿热内蕴,熏蒸于上;部分因七情失节,五志化火,热伏荣血,风气内生;或起居不慎,风邪外袭,闭塞毛窍,终使营卫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化生不利,毛发失于荣养而脱落;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肾阳虚或肾阴虚,使毛发生长无源而致脱发。毛发脱发初期,病位主在脾胃,一方面食滞、湿邪蕴积,郁而化热,上蒸头面,湿阻经络,毛发失养;另一方面脾胃失调,脾失健运,生化无源,毛发失养。若病程日久则可伤及肝肾,出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证。肾为先天之本,若热邪郁积,日久伤阴,使肾水不济其火,则出现肝肾阴虚之象;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充足则气血充盛,毛发黑亮光泽,若脾虚生化无源,日久肾阳不得其温,肾水不得其充。则出现脾肾阳虚之象。治疗早期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后期要注意补益脾肾或滋补肝肾。另外,在不同辨证分型中几乎均有烦躁、失眠多梦的主诉,说明情志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安神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法则。  
  脂溢性脱发的中药治疗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调整胃肠功能,减少皮脂溢出为主。一般经服药6~8周,脂溢症状可有明显改变,再将中药调整为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剂,服药4周。对皮脂溢出不明显者,以健脾益气安神为主。一般服药6~8周。经过第一阶段治疗,使脾胃湿热清除,正气渐充,神气安宁,气血生发旺盛,得以滋养全身。第二阶段以补益脾肾或滋补肝肾,生发健发为主。一般服药12~16周。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疗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健康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起居有时,保持乐观情绪,忌急气恼怒。经过中药内服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大部分患者的毛发生长状况能够得到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2:5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药物则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2: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中医一般把脾虚分为脾阳虚和脾气虚. 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这些食物都是达到健脾的作用: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补脾的药物,建议请医生诊察后辩证施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3:2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三伏”天进补不慎适得其反
发布时间:2010-06-04 15:08:30 浏览:42 录入:  
  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

  但即使如此,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超过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4: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泡脚调脏腑生发,发友们,你们注意半月痕没有

专家:冬季养生辨清自身体质 调养锻炼节欲很重要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录入时间:2009-01-08 10:33:06   转载请注明源文出处
    医学指导 夏苏英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


  核心提示

  1月5日已进入小寒节气,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谚语。“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之时,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小孩、女性,常常手脚冰凉、怕冷,中医认为是“畏寒”,可能是虚寒体质。

    专家介绍,“阳虚则外寒”,当人体阳气不足时,就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就会出现怕冷,还会导致身体机能的减退或衰弱,代谢能力减弱,可能产生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怎样判断阳虚?又如何养阳呢?

    体质:五脏阳虚症状各不同

  什么是人的体质?中医认为,是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是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固有的特性。人体的体质,反映了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脏腑的盛衰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

  当五脏阳虚时,每个脏器的表现各有不同。

  心阳虚,除了通常阳虚都会有的症状外,还有心悸、心慌、憋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易悲伤等表现。

  肝阳虚,可出现头晕目眩,两侧肋下不适,乳房胀痛,易惊恐或情绪抑郁等表现。

  脾阳虚,可出现食欲不佳,恶心、打嗝、嗳气、大便稀溏不成形等症状。

  肾阳虚,有腰膝酸软、多次小便或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等表现。

  肺阳虚,通常表现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音低且少言、气懒等症状。

  饮食建议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神藏于内,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但人的体质各异,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偏差相当大,因此,冬季饮食原则应因人而异,辩证施食。

  一般来说,冬季饮食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饮食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如阴虚者应多食滋阴食品,如芝麻、蜂蜜等;阳虚者应多吃温阳食品,如韭菜、狗肉等;气虚者应多吃人参、大枣等补气食物;血虚者应吃些荔枝、羊肝等。

  症状:阳虚者普遍手脚冰凉

  如何判断阳虚呢?一般来说,阳虚的人通常都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状。如上面已经描述过的,根据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各不同。

  怕冷、手脚冰凉,是阳虚者的最主要表现。人体的阳气就像自然界的太阳,温煦着整个机体,所以当缺阳时,必然感到手脚不暖和、怕冷。

  完谷不化,就是百姓平常说的“整吃整拉”,若把食物消化过程比喻成煮饭,胃肠等器官就是煮饭用的锅,阳气就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饭就煮不熟。没有阳气,人就会整吃整拉。

  阳虚还表现在舌淡而胖,或有齿痕。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人的舌头两侧不平,有牙齿痕迹,这也是阳虚的表现。原因是,当人阳气虚衰时,会导致水液蒸腾降低,体内就有多于水分蓄积。此外,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则会衰退,就可能出现精神不振的现象。

  饮食建议

  小寒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中医认为,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人们要特别注意从日常饮食中,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以此用于抗寒。

  常见的热性食物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温性食物有糯米、高粱、刀豆、荠菜、芦笋、生姜、葱、大蒜、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杏仁、羊肉、狗肉、鸡肉、鳝鱼、海参等。小寒时节的饮食,以补辛热食物为主,推荐时令果蔬是木瓜、桂圆。

  法则:调养锻炼节欲很重要

  法则一:对阳虚者而言,精神调养是重中之重。中医认为,节制七情是保养阳气的有效方法,过激的情绪刺激,不仅损伤阳气,也伤神。惊恐伤肾,恐则气下,故有“被吓得屁滚尿流”之说。

  法则二:阳虚者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天气一转凉,就觉得冷。因此,要学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晒晒太阳,不要过度贪凉直接吹冷风。

  法则三:“动则升阳”,所以阳虚体质的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加强身体锻炼,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起到养阳保健作用。

  法则四:饮食调养也是养阳五大法则之重,阳虚者,主食方面宜以性味甘平的米、面、豆类为主;肉类可多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菜类宜吃韭菜、生姜、茴香苗等;水果宜吃些大枣、苹果、柑橘等。

  法则五:节制性欲也是养阳不可缺少的法则之一,性生活是人体的正常生理要求,但若过度,不仅伤肾阳,也耗伤肾精。

  饮食建议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是阳气降到极致而要生发的阶段。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

  冬春之交,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应多吃些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葱、辣椒、花椒、紫苏叶、桂皮等。大寒时节的饮食,以补辛温食物为主,推荐时令果蔬是猕猴桃、辣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发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脱发治疗
推广链接
苏玫氏洗发水
脱发产品
Copyright © 2012-2025 faayoo.com北京苏玫氏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管理员信箱:service@faayoo.com  QQ:420159795  MSN:fa120.com@hotmail.com  咨询热线:13366761500
联系我们 | FaaYoo简介 | 商务合作 | 在线咨询 | 保护隐私权 | sitemap|网站地图|发友网 ( 京ICP备1405328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079
GMT+8, 2025-7-12 11:28 , Processed in 0.077996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