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老人生存状况
性别比例:女寿星远多于男寿星
广州市老年人比例逐年增多,截至去年12月31日,广州市80岁以上老人有15.6万,80岁老人,儿辈都是60岁或接近60岁,如果他父母健在,就有可能是一名百岁老人,出现“白发人”养“白发人”的现象。
截至今年9月9日,全市共有386名百岁老人,其中越秀最多,达到102人。市老龄委负责人说,在寿星男女比例上,女百岁寿星比例远远超过男寿星。
居住地方:百岁寿星七成住城区
市老龄委负责人说,广州市的百岁老人有七成居住在医疗、居住等条件较好的城区,且大部分都在家中养老,只有个别老人在养老机构居住。
越秀区民政局负责人分析,老城区百岁老人多的原因,和老城区老年人的比例本身比较大有关,也和医疗等居住条件有关,越秀区是全市三甲医院最密集区域。上世纪90年代初,越秀区平均预期寿命为73.7岁,2006年平均预期寿命为80.6岁,比当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高出7.6岁,是我国的长寿区,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养老费用:老人多靠“养儿防老”
记者了解到,广州百岁老人中多是靠儿辈、孙辈提供养老经费。很多百岁女寿星都是生于1909年以前,以在家抚养小孩及做家务为主,没有退休金,他们的养老经费多是后辈提供。
如果是孤寡百岁老人怎么办?市老人院院长洪佩贤说,广州市老人院目前共有5名百岁老人,年龄从101岁-105岁。其中,有三名都是孤寡老人,“孤寡百岁老人住老人院的费用由政府负责。”
百岁老人的生活
100岁廖婆婆:孙子养我,也要养他爸
家**结构:80多岁儿子常来看她
养老经费:儿孙辈资助
“孙子养我,也要养他爸”,廖梅芳婆婆今年刚满100岁,这位广东老人生活很节俭,开支很少,“钱来之不易,该省的也要省”,除了偶尔到养老院里的小超市买水果外,她不多花一分钱,一个月生活费都不过100元。廖婆婆膝下有一儿,如今也有80多岁,还有3个孙子,有空时,儿孙一周来上四五回。
这位巧手百岁老婆婆,擅长穿针引线。五年前,廖婆婆入住寿星大厦,当时,打麻将是她的爱好。去年年末,廖婆婆发觉自己的视力越加模糊,耳背更严重,手脚也不像从前般灵活,“打麻将总看不清,别人叫牌我也听不清,反应也慢,渐渐地也就不玩了”。不久,廖婆婆又找到新的乐趣:做针线活。
100岁杜婆婆:万元白内障手术费后辈负担
家**结构:四代同堂,与大儿子一起住
养老经费:退休金及后辈资助
“人生在世,最主要是放宽心”。今年100岁的杜财宽老婆婆说。杜婆婆左眼看不见,右眼曾经伤过,视力很微弱,除此之外,身体很硬朗,讲起话来口齿清楚。杜婆婆告诉记者,“我有医疗保险和1700元退休金,政府对我们很关怀了,我很感激社会”。
杜婆婆育有两儿三女,都在广州工作,1977年3月,杜婆婆在广州袜厂退休后,就和大儿子郑国权一家住在越秀区大东街。如今,杜婆婆已是四代同堂,有两个外孙、四个内孙。早些年,杜婆婆做过白内障手术,花费不到一万元,全部由家里支付。
109岁黄婆婆:儿子去世后她缺乏照顾
家**结构:唯一儿子去世,孙辈常来看她
养老经费:孙辈每月给500元生活费
黄婆婆今年109岁,生活完全自理。每周,孙子们会带上糕点水果来探望她,“养老院的费用都是小孩交付,我以前是家**主妇,没有退休金。”
解放前,儿子到广州来打工谋生,舍不得儿子的她,跟着也来到广州。看着儿子成家立业,4个小孙子陆续来到这个世界,她也尽起奶奶的职责。
如今,黄婆婆的孙子们也都五六十岁了,“4个小孩(孙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2002年,黄婆婆唯一的儿子去世,当时她已经102岁,孙子们忙于工作,于是她入住养老院,一住就是7年。(曾卫康曾繁莹胡朝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