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为四个时期记述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1950―1994);使读者对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和近十多年来的状况有一概括的全貌了解。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思想,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中国心理科学
中国历史悠久,历代许多思想家曾对心理问题作过不少有见地的论述。这些论述丰富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使中国成为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早的策源地之一。但在长期封建统治下,缺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所以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名称。心理学在中国不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直接演化来的,而是由西方心理学传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 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大约为明代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公元16世纪,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形势下,基督教在明代末期又再次传入中国(在唐代和元代曾传入过两次)。耶稣会派遣传教士入华进行传教活动带来宗教神学和哲学以及一些科学。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学会中文,著译了不少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书籍,这类书中都包含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如其中最古老的一本书是著名传教士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1583年来华)于1595年用中文撰写的《西国记法》,全书六篇。他利用西方记忆术(“地点法”)结合中国古代“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识字特点介绍怎样识记中国文字的方法,成为现今认识汉字的“集中识字法”教学的先声。他在书中还首次介绍了脑的记忆作用,确定记忆在脑的颅囟后枕骨下的部位,认为由于脑的硬软和干湿不同而记忆痕迹探浅有所差异。又如另一本书是传教士艾儒略(julius aleni s.j.,1582―1649,意大利人,1613年来华)于1623年用中文著的《性学粗述》(心理学简要),该书采用问答体写的心理学常识,有人认为这本书是“西方最初输入之心理学”。全书八卷,内容较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各种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情欲、意志以及人的发育生长、睡眠、梦和死等。对此虽赋予了许多神学的说教和宗教唯心主义的解释,但用了一些初步的生理学知识,特别是联系了脑的功能及其定位来加以说明或描述。书中也介绍了利用相似,相反和相近的关系进行联想的具体识记方法。再如有一本研究灵魂问题的书《灵言蠡勺》(anima学说)是由传教士毕方济(p. franciseus sambiasi,1582―1649,意大利人,1613年来华)口授,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笔录,于1624年刊印。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书中论述灵魂功能涉及心理学思想较多,沿用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三级灵魂论”(从植物到动物和人)和奥古斯丁(a.augustine,364―430)认为人的灵魂具有三种官能:记忆,理智,意志的心理学思想等。 8n?i((?_
以上例举三本书的内容是中国最早接触到的西方心理学思想,也是异邦文化的一次传入,并开始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有所联系和结合。《西国记法》可说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并与中国心理学思想初次相交。其后的《性学粗述》和《灵言蠡勺》二书也结合中国实例,引用中国古书上的有关论述说明或解释心理现象。在三本书中都肯定了脑的记忆作用,虽叙述得极简单、粗劣,缺乏科学性,但有些具体描述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在中国当时来说,也是鲜为人知的事。因为中国传统的看法认为“心”是最主要的心理器官,而无视脑的作用。由于上述传入的有关西方心理学思想流传并不很广,知道的人也不多,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上影响不大。
2 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约在清代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传入,一是通过日本间接传入。由于中国经历了清代长期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曾与世隔绝,西学中断。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被世界列强宰割,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设立“教会学校”。中国最早到这类学校上学,并由教会送去美国留学的有容(1828―1912,广东珠海人,曾任清政府驻美公使,留美学生监督)和颜永京(1838―1898,上海人,牧师)。他们在美国首次学习了西方心理学课程,容于1847年在美国马萨诸塞省(massachusetts)孟松学校(monson academy)时,由布朗女教师(miss rebekan brown)教授学习心理学。其次,颜永京于1854年赴美留学,1861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甘比尔镇、建阳学院(kenyon college,gambier,ohio)学习过心理学课程。回国后于1878年,他在上海圣约翰书院任院长,主持院务兼教心理学课,他边教边译了美国海文著的心理学(joseph haven《mental philosophy》),汉译书名为《心灵学》,于1889出版上本(下本未付印),原著者海文(1816―1874,牧师,曾在amherst college教心理学和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教神学)的著作,沿用了康德(i.kant,1724―1804)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三部分进行阐述。它和我们现今所说的心理学大体相当,尽管当时在西方,心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从内容上看,其中有不少见解都是可取的,显出哲学心理学的进步趋势。但因海文本身是牧师,他的思想观点没有脱离宗教神学的羁绊。颜永京翻译海文著的哲学心理学是中国第一本汉译心理学书。虽然颜永京早在1878年圣约翰书院时即讲授心理学课程,并首先汉译《心灵学》一书,但中国开设心理学课程可能还较此稍早。在1876年山东登州文会馆(教会学校)改为学院时,分备斋(三年)和正斋(六年)两个学部,正斋第六年设有心理学课。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在中国教育系统最先开设的心理学课。
此贴被 fa120编辑1 于 2007-06-24 01:19:51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