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攻击性并不单单就是暴力行为,攻击对象也不总是外人,因此,理解孩子攻击性的含义就能理解孩子压抑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过分的刻苦也是一种攻击:成绩优良、学习刻苦并且获得好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丑恶”的一面,是自我惩罚的一种变形,想想“悬梁刺股、卧薪藏胆”的典故,就更能明白苦自己,是为了赢得更大的获益的道理,这种“获益”就是心理平衡!明白这层含义,就能因材施教,使社会形成一个能正当传播性知识的宽松而不淫狎的环境,从而从心理上减轻青少年的自我谴责倾向。
咬东西是嘴馋、习惯不好?咬指甲与美观有关?::这些在心理防御机制中被称为是“攻击转向自身”。其产生的过程为孩子在幼小时,由于引起孩子愤怒或仇恨(分离或生理上的不满足)的对象十分强大,孩子会把自己想象成欲攻击的对象加以攻击,所以“啃手指、咬铅笔头”的孩子是将青春期的冲突(学习成绩下降、早恋、与父母观点不一致等)所唤起的“愤怒”、“不满”以固着的早年未决的退行方式的加以表达,因此通过行为治疗可以治愈部分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