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发友注册
搜索

脱发植发交流QQ群:131593425

查看: 1055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思维实验

[复制链接]
发根
发表于 2007-6-24 01:4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植发想省钱加微信:15311067948
思维三兄弟 

  先来谈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二兄弟。  

  形象思维是运用头脑中浮现的形象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比如说,有人问,老虎和大象哪个身体大?我们的脑海中就先浮现出老虎和大象的形象,然后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最后得出结论:大象比老虎大。

  抽象思维是运用词语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我们做习题尤其是代数题的时候,往往只同数字和各种符号打交道,即通过对这些数字和符号的运算和推导而得出结论,这就是抽象思维。这些数字和符号就是词语,它是事物的标志,可见,抽象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在抽象思维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其实,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有一个亲密的兄弟,它叫动作思维,这是运用动作而进行的一种思维。动作思维也是挺重要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可以算出4 + 3 = 7。可是那时候的计算方法很幼稚,是掰着手指算的,或者是摆出4个小石子表示"4",又摆出3个小石子来表示"3",然后混在一起,再一个一个数,共得7个小石子,这下方才明白4 + 3 = 7。这就是动作思维。这种思维只能在动作过程中展开,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与以词为中介的抽象思维有很大区别。当然,动作思维也不只是小孩有,大人在某些情况下也要用到它。比如说,电灯不亮了,我们就会去摆弄一下灯管,看看是否损坏,又去看看保险丝是否烧断,线路与灯是否接触不良,等等。这也是动作思维。解几何题时,横添一条线,竖添一条线,添错了又擦掉重来……这都是动作思维。

  当然,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只是为了研究上的方便。事实上,思考的时候,这三兄弟总是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也就是说,三种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解数学题的时候,尽管用的是抽象思维,但有时为了方便起见,往往用画图来帮助思维,同时可以在脑子里想象一些简单的图解。你看,三兄弟都上阵了。

  思维三兄弟的"出生"顺序还是不同的呢。动作思维最早"出生",是"大哥",形象思维是"老二",抽象思维是"老三"。幼儿园的小朋友做加法要掰着手指头算,这是动作思维。等他们大一些以后,形象思维产生了,学会了在头脑中想象,几只苹果加上另外几只苹果,最后共有几只苹果,这样的加法就是形象思维。以后,又可以不借助手指头或苹果之类的想象,直接对数字加以运算了,这就说明抽象思维出现了。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三种思维发展的顺序。  

  他向一些儿童提出一个问题:有五个小朋友,老师拿3个小碗,再拿4个小球给他们玩。每个小朋友至少可拿到一个,有的可以拿到两个,但拿到两个的不能都是小球,也不能都是小碗,只能是一个小球和一个小碗。请问:1、又拿到小球,又拿到小碗的有几个小朋友?2、只拿到小碗的有几个小朋友?3、只拿到小球的有几个小朋友?
  
  心理学家发现,年龄很小(一般5-6岁)的儿童往往要凭借实物的操作才能回答问题。比如,拿来3个小碗、4个小球分给五个玩具娃娃,一开始分得不合乎题目要求,后来终于分对了。这是动作思维。大一点的小朋友(一般6-7岁)开始能用形象思维来解题,即想象着把小碗和小球分给五个小朋友。再大一些(一般7-8岁)就能用抽象思维来解答了:因为一共有7个玩具,五个小朋友各人至少拿1个,所以,如果每人先只拿1个,就剩下2个,再把这2个分给其中的两个小朋友。这样,既拿到小球又拿到小碗的小朋友有两个,只拿到小碗的小朋友有一个(因为只有3个小碗),只拿到小球的小朋友有两个(因为有4个小球)。  

麻雀与企鹅  

  这里有两组是非题,可请你的弟弟或妹妹做一下,并把所用时间分别记录在括号内。  
  
    第一组:   
    1. 麻雀是一种鸟。    (  )  
    2. 苹果是一种水果。   (  )   
    3. 锤子是一种工具。   (  )   
    4. 青菜是一种蔬菜。   (  )   
    5. 衬衫是一种衣物。   (  )   
    第二组:   
    1. 企鹅是一种鸟。    (  )   
    2. 香蕉是一种水果。   (  )
    3. 吊车是一种工具。   (  )   
    4. 土豆是一种蔬菜。   (  )   
    5. 袜子是一种衣物。   (  )   
  答案:10题全为"是"。

  如果他们做错了几题也没有关系。我们关心的是:这两组题用去的时间哪个长些,那个短些。  

  不难发现,做第一组题用的时间较短,做第二组题用的时间较长。  

  可是,原因何在呢?  

  我们小时候,大人指着在空中飞翔的麻雀说:"麻雀是一种鸟。"以后,每当提起"鸟",我们自然而然地先想到麻雀,把麻雀身上的特点都看做鸟的特点,麻雀几乎成了鸟的代表、典型。如果把我们学到的概念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麻雀"和"鸟"这两个概念就象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说起鸟,就想起麻雀,看到麻雀,就想起鸟。这样一来,我们看到"麻雀是一种鸟"这句话时,当然就毫不犹豫地点头称是了。  
   
  但是,我们对那些不常提到的鸟就不太公平了。比如说企鹅、鸭子、鸡等等,因为平时很少听人说它们是鸟,所以在我们的概念大家庭中,"企鹅"等概念也就很少和"鸟"进行"来往"。这样,当我们看到"企鹅是一种鸟",这句话时,往往略感惊讶。可是再仔细一想,企鹅符合鸟的本质特征,它可不就是鸟呗!正是这么"一想",时间就耽搁了。

  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很深刻的心理学规律: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某些概念(例如"鸟")的时候,往往只记住一些所谓"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麻雀"),而对那些没有代表性的例子就不予重视,甚至会认为鸭子不是鸟、土豆算不得蔬菜。这样的学习是很不严谨的。我们每学一个重要的概念,都应该掌握它的科学定义,弄清它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二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对"鸟"的概念,就要记住它的本质属性,这样,以后在听到鸭子是一种鸟的时候,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01:5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思维实验

逻辑推理与实际经验  

有这样一个逻辑推理:  
    所有的男生都是人  
    所有的女生都是人    
    所以,所有的女生都是男生

  这么个离奇的推理,谁见了都会忍俊不禁。不过,令人惊奇的是,把这个推理转换成纯逻辑形式:  

    所有的a都是b   
    所有的c都是b  
    所以,所有的c都是a  
   
虽然与上面的推理实质上完全相同,但是竟有许多人认为它是对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以具体事实进行推理时,由于实际经验的帮助,我们往往可以很容易看出结论是否合乎实际,从而判定其正确与否。刚才第一个推理的结论是"所有女生都是男生",这个结论本身就是荒谬的,与我们的实际经验大相径庭,当然也就无人赞同。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许多人就习惯于从结论是否合乎实际经验来判定正误,而不是从逻辑上进行判定。所以,同样一个推理,当把"男生"换成"a","人"换成"b","女生"换成"c"以后,由于"所有的c都是a"这句话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可以用来帮助鉴别,所以也就搞糊涂了。
   
  因此,我们要知道一个推理是否正确,不但要看它与实际经验是否相符,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合乎逻辑。  
   
  当然,我们这样说,绝不是要贬低实际经验对推理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实际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推理活动的效率。请做下面两个推理题,看哪个容易些。

    推理1  
    所有的a都是b,有些c是b。那么,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1)有些c是a  
    (2)所有的a是c  
    (3)有些c不是a   
    推理2  

    所有的优秀芭蕾舞演员都经过多年的训练,这个剧团有些芭蕾舞演员经过了多年的训练。那么,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1)这个剧团的某些人是优秀的芭蕾舞演   
    (2)所有优秀的芭蕾舞演员都在这个剧团里  
    (3)这个剧团的有些芭蕾舞演员不是优秀的演员
  两个推理实质上是等同的,答案都是(3)。但是,多数同学大概会觉得,推理2容易一些。因为尽管优秀演员都要经过多年训练,但是多年训练并不能保证成为优秀演员,所以(1)是错的。而(2)就更离谱了。(3)是对的。根据题意,有些演员经过了多年训练,言下之意,就是有些演员没有经过多年训练,自然也就不是优秀演员。做推理1时则不容易,因为这时实际经验派不上用处,只能根据逻辑规则进行推理。这个实验早就由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他发现,象推理1那样用字母表示的推理,做对的人数比较少;而象推理2那样用具体事例表示的推理,做对的人比钱多。显然,在实际经验的帮助下,可以更快地送行推理。

似"大是"却"大非"  

星期天,小张和小王骑自行车出去郊游。他们爬上一座山。这山显然不高,但是陡峭险峻。他俩小心翼翼地爬上山顶,又小心翼翼地下了山。虽然十分劳累,却也兴高采烈。回家路上,小张忽然问小王道:"你说,是爬山危险,还是骑车危险?"   
  小王沉思半晌,满有把握地说:"当然是爬山危险。广播里、报纸上不是常常说,某某地方登山运动员受阻,某某登山者因雪崩被埋没,某某登山者失踪吗?就说刚才爬的那座山,也真让人提心吊胆的,一不小心就说不定会滑下山去。据我看,还是爬山危险些。

  你同意小王的分析吗?我想,准有许多人赞成他的意见。
   
  可是,小王的结论是似是而非的。根据国外专家的调查,骑自行车的危险性要比登山大。当然这是国外的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

  不光是在登山和骑车问题上专家的评价与非专家不同,在对其他许多事物或活动的评价上,专家与非专家也表现出惊人的分歧。有几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请一些非专家评价30种事物或活动给人带来的危险性大小,又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也给这些危险性排个名次,结果如下。中间一栏是30种事物或活动的名称,两边分别是非专家与专家对它们的危险性大小所排列的名次。

    1    原子能发电            
    2    汽车             
    3    手枪               
    4    抽烟              
    5    摩托车             
    6    酒                
    7    民用航空           
    8    警察工作(对警察自身的威胁) 
    9    农药             
    10    外科手术            
    11    灭火            
    12    建筑作业          
    13    打猎              
    14    喷雾器           
    15    登山              
    16    自行车           
    17    商业航空          
    18    非原子能发电          
    19    游泳              
    20    避孕           
    21    滑雪           
    22    x光             
    23    高中和高校足球赛        
    24    铁路              
    25    食物储存            
    26    食物着色            
    27    电动割草机             28    医用抗菌素         
    29    家庭用具          
    30    预防接种          
  由此看来,专家和非专家对事物和活动的危险性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那么,这种不一致是怎样产生的呢?  

  原来,我们判断事物的某些性质的时候,过去经验起了极大的作用。如果经验比较片面,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比如说,一个人爬山的时候曾经摔伤过,以后他就会视山路为畏途,总觉得爬山危险得很。或者虽然他没有摔伤过,但是报纸广播集中一段时间报道登山活动发生的事故--即使事故本身并不多--也会引起对登山的恐惧。其实,如果他全面了解一下,就会知道,世界上登山的人很多,但伤亡率却很低。相反,有些比较危险的活动,由于宣传不多,就不易引起大家的应有的警惕。比如,骑自行车的危险性远远大于登山活动,可是报纸、广播很少专门发一条消息,说某某地方某某人因骑车不慎受伤或遇难。所以在大家的印象里,骑车反而比登山安全些了。而专家们由于掌握的情况比较全面、完整,能够比较科学地作出判断。

  当然,我们也看到,对汽车、抽烟、手枪、摩托车、农药等的危险性,专家和非专家的判断基本吻合。这是因为这些方面的情况各种宣传媒介提供了比较全面完整的信息,判断就较为准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01: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思维实验

索取更多的信息

  现代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样外界剌激就被比作信号或信息。为了使人类在客观世界中生活得更主动,就要索取更多的信息。

  假设有一屋子的人,其中有的人是科学家,有的人会开车,有的人已经做了父母。现在,如果我们告诉你:  
  
    所有做了父母的人都会开车   
请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有一个结论是很明显的:有些科学家会开车。多数人能够得出这个结论。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还有一个同样正确的结论:会开车的人当中,有些是科学家。但是,这个结论却常被忽视。  
  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发现,我们人类思维有这么个弱点,就是不善于向己知的事实充分地索取信息。
  那么怎样才能向已知事实索取更多的信息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集合论的图解方法进行推理,以上面那个推理为例,我们可以把两个已知前提用图表示(图略)。   
  从图中不但可以看出"有些科学家会开车",而且也可以看出"会开车的人当中有些是科学家"。
  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进行一些比较难的推理。

如:  
    所有的养蜂家都是艺术家   
    所有的化学家都不是养蜂家  
        请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心理学家请来一些挺聪明的大学生做这个推理,结果,大学生们得出了4种结论。其中认为"所有的化学家都不是艺术家"的人占60%,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是化学家"的人占10%,认为"有些化学家不是艺术家"的人占10%,认为得不出任何有价值结论的人占20%。

  没有一个大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些艺术家不是化学家。其实,用图示法可以很清楚地得出这个结论(图略)。  

  根据两个已知的前提,可以画出3种可能的集合图解。并且,只有"有些艺术家不是化学家"这个论断是在三种情况下都能成立的。

火柴盒的妙用

  人们常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体会。这里自有心理学上的道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请你剪一张正方形的纸,然后不用任何工具(除了笔以外),在这张纸上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能画出来吗?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积累经验。这些经验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成的办法,使我们不费很多力就能解决那些过去经历过的问题,比如说用圆规、直尺等工具画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另一方面,它们也会束缚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在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一味从过去经验中寻找现成的答案或方法,结果虽是搜肠刮肚,仍一筹莫展。比如对刚才那个画三角形的问题,也许伤透了你的脑筋,在过去的学习中,可从未碰到过这种作图题。  

  因为经验能束缚人的思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当然不能等闲视之。为此,心理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终于弄明白,经验束缚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功用固定性"在那里作怪。  

  大家知道,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功用(即用途),盒子用来盛物,砖头用来砌墙,钢笔用来写字,等等。于是,我们装东西时便想起盒子,砌墙时拿起砖头,写字时提起钢笔……但是,如果我们对盒子、砖头和钢笔等等的功用认识,仅仅局限于这些"正规"的用途,看不出还有其它"非正规"的功用,这时就该说,我们的思想受到了功用固定性的束缚了。功用固定性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知道某一物品的某一(或某些)功用后,而难以看出这个物品的其它功用。  
   
  为了证明功用固定性的真实存在,我们向你介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也找一些人来试一试。  

  这个实验是让两组被试者解决一个相同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设置方式不同。

  实验材料:桌上放3支短蜡烛,3只火柴盒,几根火柴,几枚图钉,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术质较软)。要求运用桌上的任何物品,将3支蜡烛固定在软术板上,而且要与木板平面平行,与桌面垂直。两种设置方式是,设置方式(1):蜡烛、火柴和图钉分别装在3个火柴盒里。设置方式(2):蜡烛、火柴、图钉和火柴盒分开放置,火柴盒里不放任何东西。可见,两种设置方式的唯一区别是,火柴盒里是否装了东西(图略)。  
  
  实验程序:实验时,第一组被试者在第一种设置方式下独立解决问题,第二组被试者是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下独立解决问题。记下在规定时间(29分钟)内成功解决问题的各组人数。

  答案很简单:划着火柴,将蜡烛底部烫热熔化,再往火柴盒上一粘,这样,烛油冷却凝固以后,蜡烛就与火柴盒粘连在一起了。最后,将盒子用图钉钉在木板上。盛物的盒子变成了烛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验的结果很耐人寻味。心理学家发现,第一组被试者的成绩远远不如第二组。第一组只有40%的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而第二组却有86%的被试者解决了问题。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由于两组被试者解决问题时所面临的情况只有一个区别,即第一组看到的火柴盒是装了东西,第二组看到的火柴盒却什么也没有。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这样,就可以肯定,正是这个唯一的区别造成了两组被试者成绩的不同。显然,火柴盒装了东西后,被试者容易受到功用固定性的影响,而难以想到火柴盒的其他用处。而火柴盒里不装东西,就较容易想到还有别的用处。

  火柴盒变成烛台给我们的启示是相当深刻的。我们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必须时刻警惕功用自定性的影响。我们平时要注意全面积累知识,比如,不但要知道砖头能砌墙造房,还要知道它可以用来写字、画画、压纸角、钉钉子、打坏人、代替球门……还有什么用处?请你联下去,相信你可以联得很长很长。  
   
  读到这里,你能解决本篇开头那道作图题了吗?  

  先将纸对折,折出中线,然后将两个纸角如图(图略)折好。这样,正方形的两条边代替了圆规和直尺,等边三角形就能画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0-11 13:00:2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长知识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0-11 13:00: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发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精华
推广链接
苏玫氏洗发水
最新主题
Copyright © 2012-2024 faayoo.com北京苏玫氏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管理员信箱:service@faayoo.com  QQ:420159795  MSN:fa120.com@hotmail.com  咨询热线:13366761500
联系我们 | FaaYoo简介 | 商务合作 | 在线咨询 | 保护隐私权 | sitemap|网站地图|发友网 ( 京ICP备1405328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079
GMT+8, 2024-12-26 23:51 , Processed in 0.078305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