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前后:
国产品牌萌芽:梦思、蜂花、美加净,把国人带出了用肥皂洗头的历史,然而此时的品牌还非常不成熟,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单一的低价位、低档次为主,所谓的品牌也只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名称,难以满足已经大幅提高的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合资品牌独揽天下: 以宝洁、联合利华、德国威娜等国际品牌的进入为主要特征,国内几近空白的中高档市场迅速膨胀,中国洗发水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品牌,洗发水市场也由此走向了成熟,而与此同时,国内品牌开始逐步萎缩,美加净更是被美国庄臣收编雪藏。
1988年8月,美国宝洁(p&g)集团,一期投资1000万美元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当年推出的“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的海飞丝洗发水,虽然定价是国产洗发水的4倍多,但其高品质的形象、新颖的包装加上国内前所未有铺天盖地式的广告攻势,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1989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1990年又相继推出了“飘柔”和“潘婷”两大洗发水品牌。而且每个品牌又延伸出4-6个品种,令用惯了单一品种洗发水的中国老百姓有了从容选择的空间。全球日化巨头联合利华旗下的力士、夏士 莲,以及日本花王的诗芬凭借其雄厚实力,也紧随三剑客各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内品牌崛起: 在宝洁神话似乎难以企及的时候,以丝宝舒蕾、奥妮皂角为代表的国内新力量凭借终端等优势实现了对国际品牌封锁的突破,令国内企业看到了国产品牌的希望,随后,以苏玫氏、广州好迪、拉芳、柏丽丝、雅倩清逸、美王芦荟、霸王、丽涛、亮荘、索芙特、飘影、蒂花之秀、柏丽丝、名望一族、碧影等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一拥而上,展开了新一轮反攻,洗发水市场可谓百家争鸣。
而此时,国际品牌一方面加快了本土化进程,一方面不断在产品、品牌上进行创新。
从长远看,洗发水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可观。预计今后5年中,个人护理用品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8%的水平。而本土化的国际品牌与不断成长、国际化的民族品牌间的相互较量、竞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长久趋势。
品牌现状与格局
由于洗发水企业多数采用多品牌策略,因此,我们将洗发水品牌按照依据企业竞争实力可分为四大阵营。
第一阵营为宝洁,拥有洗发水前三甲飘柔、海飞丝、潘婷和沙宣、伊卡璐,这些品牌有着很高的市场渗透率和占有率,强势品牌特征非常明显,占绝对优势;
丝宝和联合利华位于第二阵营,分别拥有舒蕾、风影、顺爽和夏士莲、力士、清扬等知名品牌,而之所以屈居第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弱小,而是因为宝洁的过于强大。
第三阵营包括花王诗芬、飞逸,奥妮、100年润发,及蜂花、安利等强全国性品牌,发展前景可观。
其余中小区域企业及新锐品牌为第四阵营,尤其是近两三年冒出的诸多广东品牌,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但能否持续的生存、发展,仍然可以说是前程难料。
我们注意到,对于洗发水这样一个日益成熟、市场化、品牌化,利润逐渐摊薄,讲求规模成本的行业,第四阵营显然容纳不了更多的声音,分化和优胜劣汰再所难免,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对他们来说,能否在这宝贵的三五年中,和资本、时间、技术赛跑,迅速挤进第三阵营,或者牢牢把持二三级区域市场或特定细分市场,等待机遇,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至于部分依靠假冒伪劣大打“游击战”、“地道战”的地下作坊企业,作为特定市场经济时期的产物,除非走向阳光,否则永远是被打击、封闭的命运,这里不予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