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一天2000何须惊讶,国内fue技术尚有不小差距
【在 peacefulrise 的大作中提到:】【在 二子 的大作中提到:】看了这段文字。心里很困惑,能帮助解释一下吗,谢谢。
fue并不是对每个脱发人都适合的。
关键是我们每个人的头发的毛囊都是埋在头皮深处的。在头皮下生长的毛囊并不象在头皮表面上看起来长的那样直,而是都有一定的弯曲和倾斜度。而且包裹它们的脂肪和其他头皮组织的厚度和体积也因人而异。而且还有上面提到过的graft goup(毛囊组)问题,就是说毛囊并不都是一根一根分开长的,而是有可能是很紧密地紧紧挨在一起长的。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你想要用punch(环钻)插入头皮内抽取一个单独的毛囊,而且一直要插到脂肪层去抽取,又要想对毛囊不造成伤害其难度就是很大的。先不说医生本身从事fue的技术如何。按国外的研究,可能所有的人里面大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是天生就不适合做fue。否则如果用fue方式抽取毛囊就会造成大量的毛囊受伤,即使医生的植发技术本身没有问题,移植以后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在国外患者在做fue移植之前一定要先做严格的有关的fue的头皮测试。
这个称被为fox测试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先在取发区选取7至10个点,用punch(环钻)抽取毛囊。然后将取得的毛囊放到高倍立体显微镜进行分析,然后按损伤程度根据预先规定的标准进行打分,打分的等级分成1-5分。如果你的得分是4-5分,则可判定不适合做fue。基本上来说,如果有的人毛囊周围包裹的脂肪组织较多,就不适合做fue。所以对得分在4分以上的患者做fue手术,即使医生的移植技术本身没有问题,在抽取毛囊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毛囊受伤,导致移植后的头发不能成活或退化。
现在国内由于在设备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听说有做这种专门测试的。如果没有配备足够的专门测试设备,也不向患者预先说明这种测试的必要性。好象只要他们手中握有一把从国外进口的口径足够小的punch(环钻)就可以做fue了。而根本不管患者的体质是不是适合做fue。
最近几位发友都引用了这段文字,表示困惑,由于不是作者本人,无法越俎代庖的“解释”,仅就我所知的相关信息与大家一道分享。
首先想说,这段文字体现的是国际上5、6年前关于fue技术的部分观点。
任何文字的意思,都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背景来看。这段话出自网友“发财”发表的一篇名为“目前国内植发技术的真实现状”的帖子,查了一下,本论坛最早出现是在2007年4月份,也就是说其内容是针对两年前国内植发技术状况的,当时中国植发领域好像还没有真正的fut技术,更不要说fue了。
而文中所采用的技术观点主要出自fue技术发明人之一william r. rassman 医生。因为全世界是他首先把fue称做fox™ procedure的(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or as it is mo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fox™ procedure)。rassman 和bernstein 是2002年发表fue相关论文的(rassman wr, bernstein rm, mcclellan r, et al.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air transplantation. dermatol surg 2002; 28(8): 720-7.),还是他俩在2004年的论文“fue megasessions - evolution of a technique”中就系统阐述了“the fox test”(上段所提fox测试)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所以说这段文字所反映的其实是国际上5、6年前的技术观点,所谓三步法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当时fue仅作为fut技术的一个补充,一次手术也就取500个毛囊单位左右。这些内容大家都可以在nhi(new hair institute, rassman医生诊所的名字)的网站上(https://www.newhair.com/)看到。
如本主题贴所述,近年来国际上fue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以alviarmarni诊所为代表的一批以fue技术见长(甚至只采用fue技术植发)的专业机构。说来很有意思, rassman医生在世界植发界并非以力推fue技术闻名,可在这样一个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发展浪潮中,即使是fue技术的发明者,也同样不能够在技术上固步自封、停止不前。我们就以nhi为基准,通过他也来看看国际上原有fue技术观点(楼上引用的那段)的一些变化(如下):
对于fut和fue,我目前意愿还是会选择fut,因为虽然fue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但不知道国内的fue技术是不是有所落后呢?我可不想值完了又掉了(高比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