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发友注册
搜索

脱发植发交流QQ群:131593425

查看: 1097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性“经期“话题

[复制链接]
发根
发表于 2007-7-8 23: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植发想省钱加微信:15311067948
什么是“痛经”?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生率介于30-50%。   

女性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痛经是当今世界医学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英)刊报道美国有周期性月经的妇女中90%有痛经,36%一直或常有痛经。在美国痛经是缺勤或不能运动的最重要原因。  

据英国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牛津大学妇科专家肯尼迪博士在英国科学成就学会会议上说:“三分之二妇女患上经痛,四分之三病发无法工作。”我国早在1978年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3万多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痛经者占33.19%,轻度占45.73%,中度占.81%,重度占13.55%。少女的原发性痛经占75%。国内外痛经发病率每年持上升趋势,国外痛经发生率大大高于国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两类痛经的区分及发病机制  

分类: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二类。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6—12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  

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其生殖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须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通过对症治疗好原发病,才能消除症状。  

追寻发病机理  
中医认为,痛经是经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而西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  

(2)子宫不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3)与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关。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继发性痛经八大病因  
病因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二:慢性盆腔炎   
病因三:子宫肌腺症   
病因四:子宫粘膜下肌瘤   
病因五:慢性宫颈炎   
病因六:盆腔淤血综合征   
病因七:生殖道畸形   
病因八:子宫颈或宫腔粘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痛经时服用止痛药有害  

近日,一项针对14-25岁的年轻女性所作的调查显示,该年龄阶段的女性中有高达88%的人受痛经、经期不准、腹胀、腰痛等困扰,其中最常见的为痛经。  

恐惧加重痛经的发作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女孩在每次来月经时服用止痛药。为此,妇科专家、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邵教授告诫,止痛药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调查中不少女孩都属于原发性痛经,一般从初潮后开始,几乎每月都有,使许多女孩都有一种恐惧感,更加重了痛经的发作,甚至产生恶性循环。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痛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女性持续痛经莫大意  

专家指出,痛经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报警信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痛经忍一忍就过去了!”目前有不少女性认为痛经不是什么病,常抱着挺一挺就好的心态。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很不明智。妇科医师提醒,痛经很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报警信号,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致不孕。所以,一旦女性有持续痛经难忍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痛经不治会致不孕
正读大学三年级的孙俪,早在中学时期就有痛经症状。她听别人说,结婚后痛经就会消失,所以她一直没把痛经当回事。可是,上个月因为实在痛的难以忍受,就到妇科去检查,这时她才知道她是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病若不积极治疗日后会影响怀孕。

专家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不包括子宫肌层)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病变。本病的临床症状呈周期性发作,痛经为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多呈进行性加剧疼痛等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一天最为严重,经血干净后逐渐缓解以至消失。其次为月经失调,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子宫内膜异位在盆腔内常引起生殖器官粘连和输卵管阻塞不通,从而导致不孕症,不孕的发病率高约75%,另外,由于异位的部位不同,还会出现性交痛、肠道症状及泌尿道症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正确认识痛经  

痛经虽不能致命,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女性是深有体会的,每月一次的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它伴随着女子进入青春期,度过漫长的生育年龄,直到进入更年期。月经可谓是女性的"老朋友”了,女人一生平均会有400次月经,如果以每次经期持续五天来估算,则将有67月(也就是五年半以上的时间)是在生理期间了。

然而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却也是困扰女性最多的“ 副”作用,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每年在职业和学校,因生理痛而导致的时间浪费损失,达一亿四千万小时。女人一生中大约有2000个日子有月经伴随,所以如何愉快而健康地度过经期,对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不少女性她们错误地认为,月经痛苦是月经周期的自然部分,故默默忍受,还有些少女不是她们没有病痛,也不能说她们讳疾忌医,而是不好意思将自己的青春秘密暴露在医护人员的面前。

同样,她们宁可忍受某些痛苦,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父母,不少女患着一种难以启齿的病痛,这就是痛经。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相信患有病痛的女性会直面人生,积极自我保健,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新女性。

每一位女性一生当中最好的朋友应该非月经莫属了,尤其是在少女时期为了等待这位好朋友,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因为她不管春夏秋冬或任何场合都会不请自来,又无法抗拒,而且她若有问题还必须找医生帮忙,所以都希望能与她和平共处,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样微妙的关系之下竟要相处20、30年之久,想一想这么特别的一位朋友不彻底认识她、对待她实在有违朋友道义。

女性因为月经周期的生理特性,进而开始具有发展孕育能力的人生,也因荷尔蒙周期的影响,在中年时期减少心脏血管疾病,可知上帝创造人类的意义有多深远,且月经的特性常常是妇产科门诊主要问诊内容,可以协助医师诊断疾病,大家不去逃避她多去体她与了解她,你会深深地发现这其实是很伟大很奥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痛经的症状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

痛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  

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剖析痛经的四个证型  

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

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4)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自我调护,帮你缓解痛经   

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可以减轻发作带来的痛苦。痛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

首先,要注意预防:
1.了解有关痛经的知识,放松精神:月经期因盆腔充血,可出现下腹坠胀、腰酸、便稀以及次数增多等现象,经过1~2天会自然消失,属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和忧虑。放松精神,可使这些症状有所缓解。

2.可于月经前5天左右服调经中药来预防痛经。

3.月经前几天及行经期间尽量避免淋雨、涉水及久卧湿地,不做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饮食方面要注意尽量不吃生冷寒凉之品。


其次,经期要注意自我调护:
1.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月经期间应有合理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机体更好地恢复。要摄取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如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等,经期病人可适当吃些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食物,因为便秘会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2.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止痛:轻度的腹痛可作腹部热敷进行缓解。如疼痛剧烈,可口服止痛片或去痛片止痛,也可寻求医生帮助,给予镇静剂、解痉剂或针刺止痛等治疗措施。

3.行经期间若受到精神刺激或情志抑郁,均可致肝气郁滞,引起血行不畅、阻滞胞宫而致痛经,因此这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不去想不愉快的事,不去可能受到刺激的场所。可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4.因寒阻胞宫而致痛经时,可服生姜红糖汤、姜枣茶,以驱除寒邪,温暖胞宫。也可用食盐1000g,米醋100ml,分别放锅内烧热,分装于两个热水袋内,轮流热敷小腹部,以散寒止痛。

5.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痛经,如果痛经严重,要卧床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经的缓解及其远离疼痛
中医推拿让你远离痛经  

在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胀、乳房胀痛等症状,这就是女性的常见病———痛经,许多未婚女性为此十分烦恼,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操作简便,收效快,不妨一试。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

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

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

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

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中药泡脚治疗少女痛经  

治疗方法:
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元胡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汽熏双脚,待温度宜适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午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 2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青春期少女痛经多因冲任未盛,脾肾未充,运用理气活血止痛之剂内服,恐有伤及正气之虞,再由于这些患者年龄较小,服用中药较难接受。采用中药煎剂泡脚的办法,少女易于接受,亦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很受患者与家长欢迎。方中失笑散祛瘀止痛;香附、元胡理气止痛;当归、赤芍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祛瘀生新。全方共奏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经临床观察,多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洗浴过程中疼痛便可减轻 ,一般用药 2个月经周期后即可明显改善。  




痛经外治四法 - 适合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会员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方,供选用。

白药填脐法:
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1换,连续3~5天。

白药酊摩擦法:
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

芥糊填足法:
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痛经足浴方:
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3:0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经期“话题

可以治痛经的芳香汤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5.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6.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7.姜枣花椒汤: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8.韭汁红糖饮: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9.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有健脾、通经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10.山楂葵子红糖汤: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11.月季花茶:夏秋季节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佳品。将其泡之代茶,每日饮用。具有行气、活血、润肤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12.红花酒:红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即可饮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具有养血养肤,活血通经功能。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痛经等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发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精华
推广链接
苏玫氏洗发水
最新主题
Copyright © 2012-2024 faayoo.com北京苏玫氏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管理员信箱:service@faayoo.com  QQ:420159795  MSN:fa120.com@hotmail.com  咨询热线:13366761500
联系我们 | FaaYoo简介 | 商务合作 | 在线咨询 | 保护隐私权 | sitemap|网站地图|发友网 ( 京ICP备1405328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079
GMT+8, 2024-6-2 01:46 , Processed in 0.093838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